
类别:新闻中心 来源:乐虎直播nba免费直播 发布时间:2025-06-18 05:01:09 浏览:1
新能源汽车补能方式主要有“充电”和“换电”两种。深圳市优优绿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优绿能”)主要是做充电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应用于直流充电桩、充电柜等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
2023年8月就已通过上市委会议,拿到“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公开披露要求”这一审议结果的优优绿能,直到2025年2月才等到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的窗口期,虽然目前已拿到发行批文,但据其披露的最新版招股说明书,公司的经营近况却不甚良好。
从最新的财务数据分析来看,优优绿能2024年外销收入为4.24亿元,较2023年下降了31.01%。其实自上市申请被受理,公司依靠海外市场飙升的经营业绩可持续性就一直被着重关注,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未来外销收入很可能继续下滑。
生产中,公司产品超85%的工序交由外协厂商完成,涉及SMT(贴片)、DIP(插件)、组装、测试、老化等,远高于同行。而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优优绿能近年的研发费用率在4%-7%区间,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9%-13%的平均水平。
此外,优优绿能存在将大客户转变为股东后,对该客户出售的收益短期内突增情形。而报告期内下游客户不断引入新供应商、降低对公司采购的情况,或暗示了优优绿能市场竞争力存在下滑。
对于拟登陆创业板的优优绿能而言,虽然其业绩规模已十分够看,但恐怕不具备可持续性和成长性。
2021年至2024年,优优绿能的营业收入分别是4.31亿元、9.88亿元、13.76亿元和14.97亿元,2022、2023、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129.44%、39.24%、8.86%,增速显著放缓;净利润更加不妙,2024年甚至会出现了负向增长,各年分别为0.46亿元、1.96亿元、2.68亿元和2.56亿元,2024年较2023年同比下降了4.73%。
然而,2024年显露出的业绩颓势很可能仅仅是个开始,招股说明书“重大事项提示”部分第一条,优优绿能对2025年的业绩预期并不乐观,明确说2025年业绩存在下滑的风险。
按区域划分,优优绿能销售业务包括内销和外销,海外终端应用市场以欧洲、美国为主。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公司外销收入分别是1.03亿元、5.10亿元、6.15亿元和2.44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 24.03%、51.65%、44.68%和33.78%。
从该组数据中显而易见,2022年是其外销业务的爆发之年,与2021年相比不仅实现了近五倍的增长,在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也超过一半,达到了51.65%。这一年较2021年增长出的4.07亿元外销收入,为公司营业收入整体增长5.57亿元贡献了七成以上的增长动力。
然而好景不长,这一迅猛的增长势头很快就丧失了战斗力。2024年上半年,外销收入显著下降,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也下滑至33.78%。依据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阅,2024全年外销收入为4.24亿元,相较2023年(6.15亿元)下降了31.01%。
优优绿能在招股说明书里面坦诚,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导致海外汽车电动化转型政策不确定性加强,部分海外客户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换电业务的扩张持谨慎态度,未来公司外销收入可能继续承压,存在较大继续下滑的风险。
实际上,优优绿能不仅需要应对欧美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变化带来的市场需求不确定性,还需承受关税政策不断调整所引发的成本压力。由这样来看,公司重新将市场方向调整至国内,恐怕也是迫不得已。
需要注意的是,优优绿能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跌去60.41个百分点(下图),而在2022年及2023年的增长期中,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相差无几。这一巨大差异似乎更在说明,优优绿能的盈利质量遭遇了不小的冲击。
对于2024年净利润降低,优优绿能解释称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布局新产品、新领域、新市场,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二是毛利率较高的外销收入占比下降,拉低了整体毛利率水平。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报告期各期的内销毛利率分别是19.96%、23.79%、25.96%、27.57%,外销毛利率分别是46.25%、44.94%、49.08%、52.57%,外销毛利率高出近一倍。
如上图所示,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类似产品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23.63%、22.81%、28.09%和25.27%。优优绿能内销毛利率与同行中等水准相比并无明显优势,2021年、2023年甚至还分别低于同行3.67、2.13个百分点,但外销毛利率确实始终高出同行20多个百分点。
伴随外销收入的持续承压,优优绿能外销业务的高毛利率还能维持多久?2024年,外销收入占比一下子就下降已经对它的毛利率产生了不利影响,据披露,公司经审阅的综合毛利率(涵盖内销和外销)为34.62%,较2023年已下降1.63个百分点。
实际上,在2023年8月31日召开的上市委审议会议现场,委员曾要求优优绿能说明“外销业务毛利率明显高于内销的原因及合理性,外销业务高毛利率有没有可持续性”。
从结果而言,彼时的优优绿能确实说服了一众委员,但那毕竟是2023年的事情。时至今日,公司外销业务稳定性及高毛利率持续性明显存在较大变数。
在前期的审核过程中,交易所还关注到大客户ABB境外交易主体2023年初引入了另一家充电模块供应商,从而担忧优优绿能未来营业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毕竟ABB曾于2022年、2023年连续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若削减合作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对于计划登陆创业板的企业而言,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即便优优绿能可以幸运地获得批文,但公司业绩增长空间所面临的困境,仍需投资者谨慎押注其未来。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优优绿能采用ODM(代工)模式和非ODM模式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代工模式下,公司在标准型号充电模块产品基础上,按照客户真正的需求对产品做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定制,报告期内该模式出售的收益占比在56%-71%之间。
而在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除涉及核心商业机密的软件烧录工序外,其他生产工序,包括SMT(贴片)、DIP(插件)、组装、测试、老化和包装均大量交由外协供应商完成。具体而言,优优绿能产品超85%的工序交由外协厂商生产。
结合上述情形,交易所两度对公司较多工序交由外协生产的商业合理性展开问询。
根据申报材料及审核问询回复显示,同行业可比公司同种类型的产品仅将SMT、DIP、组装等少部分生产步骤实行外协加工,涉及工序远不及优优绿能这般多方面。
优优绿能在首轮回函中表示,因同行部分工序存在或曾经存在外协生产的情形,因此公司雇佣外协生产加工具备商业合理性。如此敷衍的回复显然难以得到交易所的认可,毕竟同行不论是采取外协加工的工序还是原因都与优优绿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而在二轮审核问询函中,交易所明确要求优优绿能说明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外协模式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形成当前外协模式的背景及商业合理性。
对此,优优绿能回复称,因企业成立时间较短,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在生产环节采取轻资产模式。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研发部门的场地需求,除了SMT、DIP、组装工序,公司逐渐将部分测试、老化和包装工序的生产转移至外协厂商,这些工序不涉及公司核心技术,采用外协生产具备可行性。
不过,将非核心工序全面外包虽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但企业一定警惕由此带来的质量风险,尤其是对于营收增长较快的企业,若外协厂商的产能爬坡存在滞后,对产品的生产、交付都将产生负面效应。
招股说明书里面,优优绿能宣称“公司是一家以研发和技术为驱动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资源投入于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中,除涉及核心商业机密的软件烧录工序外,公司其他生产工序,包括SMT(贴片)、DIP(插件)、组装、测试、老化和包装均涉及外协生产”。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各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149.00万元、4018.26万元、7909.27万元和4914.05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4.99%、4.07%、5.75%和 6.81%。虽然金额和占比有所提升,但与国内各同行对比投入力度其实较低。上述同期,四家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1.07%、9.60%、10.42%、12.19%,各期都在优优绿能2倍上下。
现如今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加强,境内不仅现有竞争对手的研发力度逐步的提升,还有源源不断的新竞争者入局,未来充电模块业务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必然是与日俱增。以优优绿能在研发方面较低的投入,叠加外销毛利率较高但外销收入大概率进一步下降的影响,公司未来盈利能力驶入下坡路已是毫不意外。
上文提到,优优绿能的毛利率高于同行,并不代表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实际上,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大客户的帮扶,而这些客户之所以愿意为优优绿能贡献业绩,并非仅限于对其产品或服务有着高度的认可或信赖。
资料显示,ABB 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是2022年全球排名第一的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提供商。2018年7月,ABB同优优绿能开始合作;2020年5月,ABB通过增资形式入股优优绿能,持股权比例为7.80%。也就是说,ABB不仅是优优绿能的大客户,也是关联方,双方间的业务往来属于关联交易。
ABB于2020年入股后,其在后续的三年中不断加大与优优绿能的合作,2020年至2022年,ABB分别位居优优绿能的第二大、第三大、第一大客户,交易金额也由1734.28万元暴增至2.75亿元,最高时(2022年)占优优绿能营业收入27.84%,接近三成。
然而2023年开始,优优绿能对ABB的出售的收益迅速下降,销售占比也下降11.2个百分点至16.64%,2024年上半年逐步降低至10.91%。
优优绿能称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受欧美政府和企业放缓汽车电动化转型及ABB自身经营情况的影响,ABB电动交通业务的布局速度短期内有所放缓;另一方面,2023 年初,ABB境外交易主体引入另一家30KW充电模块供应商,优优绿能不再是其该款产品唯一供应商,这也导致优优绿能在ABB境外交易主体的份额由2021年和2022年100%降至2024年1-6月约75%。
在双方间的合作中,优优绿能其实长期处在较为弱势的地位。在ABB入股后,优优绿能不仅对其境外主体销售产品单价要低于别的客户同种类型的产品平均单价,还对其境内主体销售提供了相应的价格实惠。具体而言,2023年1-6月,向ABB的境内主体销售30KW充电模块平均单价要略低于别的客户同种类型的产品的单价(下图),但此前都是高于或持平的情形。
由此可见,优优绿能为了加强与ABB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冠予其股东身份,还低价供应商品,ABB仍引入其他供应商并削减对优优绿能采购后,优优绿能为延续合作,不惜再度对其境内主体降低产品营销售卖价格。令人担忧的是,如若ABB仍逐步降低合作,优优绿能还能有什么应对方案?挂牌上市后,一旦ABB套现离场,其与优优绿能的合作会否戛然而止?
除了ABB,另一核心重要客户万帮数字,其控制股权的人也持有优优绿能2.67%的股份。优优绿能在业务合作约定中承诺给予万帮新能源及旗下公司最低价支持,如果别的客户获得更优惠的价格,优优绿能需主动降低供货价格。
与ABB较为类似,除了与优优绿能合作,万帮数字充电模块供应商还包括华为、英飞源、台达电子,对优优绿能完全不存在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优优绿能分别与ABB、万帮数字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框架协议(有效期为2022年6月10日至2025 年6月9日),离到期日已不足2个月。
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客户即便拥有了上游供应商的股份,也没办法阻止其倾向于保护自身利益而引入其他供应商。只有不断研发创新,增强产品性能及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向上发展,这应是投资的人判断优优绿能未来潜力的重点,也是优优绿能亟待提高的方向。